每每要在生氣的時候才寫網誌,這是否可能成為一種慣性。
只是在過去,我很少生氣,所以是在難過時寫網誌。
從難過到生氣,看似改變,本質卻差不了多少;難過是隱藏的,生氣可以外顯。
"每個人有他的脾氣",這是當然,而跟組成生活的每 個人和平相處就成了大學問。
有時候,會有一種自以為和大家都處得不錯的感覺,深入去感覺,還不就是和大家都沒有很熟。
沒有很 熟,所以也沒有那麼在乎,更是沒有生氣的點。生氣可是對身體有害,不重要所以也不用生氣。
但是當有人是你在乎的,對 你來說是重要的。這時候,我們是不是就比較容易在乎,容易生氣了呢?
國二時,就體悟到與朋友之間,基本上,"坦白" 就是最好的相處之道。
當然是相互坦白,坦白不只包含我最後的評論部分,還有思路過程和相關的原因。
否則,要吵架的雙方,要互 相憎恨的雙方都不夠互相了解,幹嘛為對方生氣?
又不是當天使遇上魔鬼,邪惡遇上善良--在名字上就有深仇大恨,不得不立即對幹了!
生氣可是很費精神以及力氣的!
而生氣是不是一件該讓對方也知道,甚至也對你生氣的一件事呢?
理論上講,應該是要的!否則自己都死了多少的腦細胞不說,對方也都不知道妳生氣呢!
這豈不太無辜,變成了"生悶氣"。
生悶氣,其實不會讓別人不開心,充其量會讓他人與你保持距離,過分些說不定會嘲笑你。
經過一番嘲笑,生悶氣的人可能會如火山般爆發。
只是爆發出的岩漿的炙熱,大家都受不了也聽不下。
因果循環之下,曾爆發的人又開始生悶氣,生過悶氣又爆發。
其實爆發與生悶氣,在他人眼中看來都差不多了!他們已經看慣了,形成既定處理方式。
回到開頭,生氣該不該讓對方(他人)知道呢?
當然應該,當然不要讓那股氣在心中悶燒!!
馬上說才可能挽救,馬上說才不會越演越烈,
馬上說,才不會讓那股氣變成了"生悶氣"。
好吧!總之,還是不要生氣來的好。
當然這樣也不是告訴自己誰也不要在乎,
只是告訴自己想清楚再生氣吧!
說不定有什麼誤會。
也不知這篇是寫給自己看的,還是自己在乎的人,還是有緣人看的。
反正就隨便看。